蕾丝视频

蕾丝视频速递
当前位置: 蕾丝视频 >> 蕾丝视频速递 >> 正文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蕾丝视频 组织学生赴红色圣地延安开展实践教育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9日 20:47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是我们自幼吟诵的诗篇。三秦古地之上,一段历史,一支军队,一代伟人,牵动着西工大学子的心。为了让同学们切身体会红色文化,传承抗战精神,蕾丝视频 组织百余名同学赴红色圣地延安进行为期两天的实践研学活动。

红色专列蜿蜒行于黄土地上,四海而来的同学惊叹于陕北磅礴的风光。窗外,是万里秦川,窗内,则是流动的红色课堂,车厢内,同学们齐声歌唱《歌唱祖国》和《保卫黄河》,激昂旋律与雄浑曲调交织回荡,歌声里满是青年学子对革命历史的崇敬,也让这场红色之旅更添热血与力量。

列车上,陕西省委师资库副教授刘金峰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窑洞大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历史启示》。刘老师从红歌说起,以陕西方言引入,为同学们讲解红军大学的起源与建立,搬迁与发展。在这个边走边学的流动课堂里,昔日遥远的历史知识化作了精神的洗礼。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瞻仰毛主席的雕像,驻足于陕甘宁边区会议的壁画前,同学们得以一窥近百年前的峥嵘岁月。长征胜利的雕塑,延安伟人的群像,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先烈如何以铮铮铁骨熔铸革命精神。那些革命时的物件,将战场的炮火声和革命前辈的誓言带到同学们的耳边。这一刻,历史变得可听可见可感。

而后,同学们来到鲁艺旧址。这座由教堂改造的学校,是当年有志之士学习文学与艺术的圣地。同学们参观鲁艺学生的宿舍与教室,惊叹于前辈的顽强意志与乐观精神。鲁艺院里,蒙蒙雨中,延安大学的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没有教室,没有黑板,只有小马扎和同学们求知的心,一如百年之前。同学们学习《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历程,感受音乐中蓬勃的爱国热情。课末,同学们移步教堂内,在当年中共六大的会场里,唱响《黄河大合唱》,唱出对前辈的敬意,唱出拳拳爱国之心。

27日晚,同学们聆听了中共延安市委党校贺海轮教授带来的党课《延安时期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及其基本经验》。贺教授介绍了延安时期青年运动的起源、发展、主要活动和活动精神,并总结了青年运动带来的启示。结尾时,贺教授寄语西工大学子:“青年要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力量。”

28日上午,同学们乘车前往凤凰山革命旧址。在这座红色中枢的院中,同学们迎来一节特殊的党课《学习和发扬白求恩精神,永葆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老师动情地为我们讲述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介绍他的卓越贡献和伟大精神。《纪念白求恩》的名篇,是同学们自幼熟读的经典,但在这里,老师口中一个个故事,纪念馆里一张张照片,都让百年前的精神具体可感。

凤凰山革命旧址数百米开外,就是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窑洞虽小,却装着拯救民族的大智慧。在这里,同学们瞻仰签满抗大学员名字的红旗,阅读华侨“把我奉献给祖国吧”的家书,凝视着那些泛黄教材、学员笔记和行军水壶。这些实物为我们还原“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山坡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学习场景。简陋的窑洞与宏伟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正是这种强大反差,让每一位同学思考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接着,同学们来到延安1983东方红大剧院,欣赏了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延安》。演出融合音乐、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史诗般的恢弘场景展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革命青年的理想与奋斗。剧末,主角振声道:“黄土高原的中心,有一个地方叫延安,这里有人奋斗,有人牺牲,每天早晨,这里都有红色的太阳升起!”汹涌澎湃,荡气回肠,印在大家的脑海中,难以忘却。

一座静谧的广场上,矗立着红色前辈张思德的雕像。同学们在雕前齐声朗诵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更是当代青年的理想。重温经典,同学们从榜样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感受字里行间的使命担当。

最后,大家来到北京知青故居纪念馆。通过参观一幅幅满载历史痕迹的旧照片和聆听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插队故事,同学们感受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知青的心路历程。当年的北京知青们从繁华首都来到黄土高原,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特殊年代的篇章;如今,年轻一代的来访者则在知青博物馆里寻找精神坐标,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红色专列驶离了延安,返程途中,老师组织开展开红色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列车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回到西安。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受访同学表示,此次红色研学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一次跳出课本走进历史的课程,能帮大家在对比今昔中更懂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主动地思考自己未来能承担的责任。

文稿:罗成鑫

图片:屈煊明  谭奥屹

审核:韩冬